坐月子还能死人?
发布时间:2017-08-15
近日,一位产妇在“坐月子”过程中,因为不开空调、电扇,还穿着棉衣棉裤,扎着头巾,盖了一床被子,被捂得中暑而身亡,再次将“坐月子”这一陋俗推到了风口浪尖。
一时间,从媒体人到科普工作者,都第一时间站出来,谴责这一害人的习俗。然而,不论专家们如何激愤,习俗的韧性却是根深蒂固的,总有人祭出“万一论”:若是不遵守“坐月子”时的一系列禁忌,万一出了问题找谁负责?
当“坐月子”习俗的死忠粉拿出概率论这块挡箭牌,我们该如何应对?
“坐月子”到底在担心什么?
那么,我们先问第一个问题:“坐月子”万一会出的问题,到底是什么呢?
来看看老祖宗们怎么说
这岂不是替坐月子找到了依据?
(上面说的“蓐风”的症状是手酸脚冷)
相比陈中医的危言耸听,孙思邈认为蓐风的原因,倒不是起床、洗澡这些问题,而是产后百日内夫妻间进行了性行为。
看来,他应该先和陈中医打一架。
不管怎样,我们现在弄清楚了第一个问题:“坐月子”禁忌之所以存在,是因为古人担心“蓐劳”,以及其加强版“蓐风”。因为得了这种恐怖的蓐风,产妇便是“大命已去”。
那么,今天的人是否也担心这种神秘的症候呢?
这个问题先不急着回答,毕竟现在妇女产后,虽然有坐月子中暑去世的新闻,却从未听说过“蓐风”这一症状,不仅中国没有,放眼全世界也找不到相似的病例。
我们已经知道,坐月子习俗中的种种禁忌,其实来自对妇女产后感染“蓐风”,即产褥热的极大恐惧。传统时代的中国人,因为产褥热存在畏寒、高烧发热的症状,故而将其与风吹、着凉引起的感冒症状联系在一起,所以想当然地得出了保暖、回避冷水、不吃冷食、避免受寒等似是而非的禁忌。
事实上,我们今天已经知道,导致产妇蓐劳、蓐风或产褥热的原因,是因为她们在分娩过程中接触了完全没有经过消毒流程的助产人员
在中国,“接生婆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。在这之前,中国古人分娩常在户外,由产妇一人独自完成。值得关注的是,随着产婆的出现,分娩从室外搬到室内,从产妇独自变为产婆辅助,一方面减少了难产的几率,但另一方面,却因为严重缺乏卫生常识,给妇女的产后健康,带来了严重的问题。这些原本在分娩过程中给产妇提供帮助的产婆,无形中充当了冷血杀手的角色。
至此,有关“坐月子”习俗的来龙去脉,我们已经剖析得非常清楚了。唐宋时期出现产婆助产,大概是“文明”社会形成以后,避免妇女独自生产遭遇难产的一项有益的文化变迁。然而,随之产生的细菌感染,也困扰了之后近千年的妇女生育史。
人们在不了解产褥热致命病原的情况下,朴素地将其与风寒症状联系起来,形成了影响深远的蓐劳、蓐风禁忌。以为在产后不做任何活动,不与外界接触,就能躲避产褥热感染,无疑也构成了“坐月子”习俗的全部原因。
最终,人们将“坐月子”习俗妖魔化成一种偏执而有害的禁忌。
今天,当我们已经通过卫生观念的革新和生化医学的进步,彻底摆脱了产褥热对广大生育妇女的威胁;当接生婆这一行当,最终被医院中清洁无菌的助产士取代后,产后妇女也不必再担心细菌感染。
是时候,对“坐月子”习俗说再见了。
当代妇女不应该被在先观念绑架
传统“做月子”out
- 上一篇:家里有小孩的一定要看!!!